|收藏本站

老辣如英国,为什么会把自己坑死?

2017-01-06 13:31:13

1689年到1815年,以英法两国为首的两大结盟阵营之间爆发了七场战争,史称第二次百年战争。前四场战争中,英国都能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:充分运用结盟外交手段,大量出资补贴盟国军力,在欧洲大陆遏制法国称霸;或者牵扯法国的精力,使其不能充分发展运用海上力量,从而为英国赢得海上霸权地位。


七年战争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(在欧洲、亚洲和美洲同时发生持续的、重要的战争),尽管拥有领先欧洲的财政和国债制度,英国也面临着巨大的军费压力。七年战争期间,英国平均每年财政支出1450万英镑,比上一场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高出60%。1761年政府花费更高达2100万英镑,其中海军、陆军费用以及用来偿还国债利息的支出合计占到90%以上,英国国债总额在1760年就突破了一亿英镑大关,在当时这绝对是天文数字。


1760年英国击败法国,先后占领魁北克和蒙特利尔,在北美殖民地获得了决定性胜利;印度等战场也成功在望,英国最看重的扩张殖民地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。


花费英国大量补贴的普鲁士则深陷危局,法国占领了莱茵河地区,俄奥联军一度攻占柏林。出于上述种种考虑,英国打算与法国为首的联盟和解,摆脱普鲁士这个好战的累赘。


七年战争后,英国已成为事实上的全球霸主。英国最强有力的对手法国实力大衰:海军舰队损失殆尽,殖民势力被英国赶出北美大陆和印度,海上航道被英国海军控制,财政危机一如既往地出现,法国快要沦为欧洲二流国家。


法国在国务大臣舒瓦瑟尔的领导下,叫嚣着要向英国复仇。然而由于财政状况恶化,战后头几年法国海军力量恢复缓慢,法国不得不奉行一种不刺激英国的妥协策略,这在福克兰群岛事件(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开战,就是为争夺此群岛)中表现得最清楚不过。


1770年,西班牙悍然派兵拔除了群岛上的小型要塞,英国一怒之下,立即动员五十艘战舰威胁西班牙,而法西两国的海军远没有做好战争准备。一番斗争之下,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免去了舒瓦瑟尔的职务,以避免爆发战争,他同时暗示西班牙,如果英西开战,法国不会支持西班牙,最后西班牙只能吞下苦果。


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开始,就与英国顽强对抗的法西联盟竟然屈服于英国强硬的炮舰外交,欧洲的均势格局已被打破。拥有这样难以挑战的地位,英国自然不像过去那样渴望建立同盟。


七年战争最后时刻倒戈支持普鲁士的俄国,本来可以成为英国的盟友。叶卡捷琳娜女皇的结盟条件是俄国与其他国家作战时,英国需提供援助,并且要求英国支持女皇在波兰的王位候选人。英国不想卷入与己无关的欧洲事务,拒绝了俄国的要求。俄罗斯退后一步,只要求英国在波兰支持俄国,并提供50万卢布的补助金,这远低于七年战争时期英国每年补助给普鲁士的67万英镑,但由于财务压力,英国也拒绝了这个不高的开价,又失去了一个潜在的强大盟友。


七年战争的开销惊人,英国财政压力沉重。用于北美殖民地的财政支出在1764年也达到了35万英镑,这个数字是十五年前的五倍;由于普遍的贸易走私,英国在殖民地的收入(主要来源就是关税)少得可怜,严重地入不敷出——殖民地财政支出比收入高出四倍。


七年战争后,英国开始向殖民地居民转嫁财务负担,推出《糖税法》和一系列新税,严厉打击走私活动。更关键的是,1765年英国通过《印花税法》,这是英国第一次试图对北美殖民地征收直接税。


英国改变税收政策在殖民地激起了滔天的反对浪潮,殖民地居民秉持来自宗主国的“无代表不纳税”原则,认为殖民地在英国议会中没有代表,所以英国政府征收直接税就是对他们天然权利的侵犯。


90%的殖民地商人都是走私贸易者,《糖税法》更不得人心,遭到普遍抵制。英国政府做出让步,废除了茶税之外的大部分税种。不过茶税还是被殖民地居民视为英国暴政的象征。双方的敌对行动逐渐升级,1775年莱克星敦的枪声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(1775-1783年)。


法国等欧洲国家终于等来了向英国复仇的机会。早在独立战争爆发前,法国就派人去北美煽动殖民地居民反对英国统治。本杰明·富兰克林于1767年写道:“我知道制造阴谋动乱的国家(法国)希望看到局势发生混乱,在英国与其殖民地之间制造不和。”


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与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开战,而他们的正规军只有一万多人,武器弹药极度缺乏,也基本无正规海军,迫切需要欧洲国家的援助,殖民地和欧洲列强的合作本应该是一拍即合。但殖民地长期由英国统治,法国一直被视为英属殖民地居民的敌人,七年战争期间,殖民地军队就与英军并肩作战,打击法国。故而殖民地居民在感情上更亲近英国,殖民地领导人还担心,同法国结盟,即使获胜也可能沦为法国的附庸。


随着时局的发展,殖民地领导人意识到要击败大英帝国,没有欧洲强国的支援是不可能的。1776年2月,殖民地开始向法国等国求助,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很快提供了一百万里弗尔的资金。西班牙在美洲拥有庞大殖民地,原本对殖民地反抗宗主国的斗争颇有敌意,但英国不肯在欧洲事务上让步,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也拿出与法国相同额度的资金援助北美。荷兰则以自由贸易为借口与殖民地进行军火交易。


不过,由于殖民地与英国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,欧洲国家对前者获胜不抱很大希望。考虑到如果英国获胜,他们会遭到报复,因此这些国家还只是向殖民地提供非正式援助。


独立战争期间,法国向美国提供了800万美元的资助和贷款,西班牙援助了65万美元,荷兰提供了180万美元的贷款,欧洲各界还募集了200万英镑的捐款支援殖民地人民,殖民地用于独立战争的花费有三分之一来自欧洲。此外,7000多名志愿者奔赴北美直接参战,美国军队所用的弹药90%由海外提供,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法国。


七年战争后,法国一直积极整顿军备、伺机复仇。


1760年法国的海军拨款仅有3000万里弗尔,同期英国海军则至少有8100万里弗尔,但战后和平时期,英国海军开支锐减,最低不到战时的五分之一。法国则逐渐加速扩张海军,到1780年海军预算高达1.69亿里弗尔,1782年更超过2亿里弗尔,法国海军成为“王国第一军种”。1779年,法国海军拥有80艘战列舰,其中大部分比英国同类战舰更大、更快、设计更合理,也有受过良好训练的海军军官,法国的盟友西班牙也拥有60艘战列舰。


第二场百年战争的前几次战争中,英国海军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即皇家海军至少应该与法国、西班牙联合舰队一样强大。但是到独立战争之时,皇家海军已经做不到了。


英国海军主要分布于英吉利海峡、直布罗陀海峡、西印度群岛和美国东海岸,但在每个地区都没有优势,也不敢集中运用兵力,从上述任何一个战场撤退。皇家海军甚至无力阻止法国和西班牙舰队横穿英吉利海峡,英国本土一度面临被入侵的危险。海军力量不足也是英国接受“武装中立同盟”的原因,否则就要面对北方国家(荷兰、丹麦、瑞典和俄罗斯等)80艘左右战列舰的威胁,在法西海军已经控制英吉利海峡的情况下,无异于引火自焚。


在已经投入五万陆军的情况下,如果继续增兵,不但打破英国军种平衡,英国财政恐怕也难以为继。独立战争期间,英国政府平均每年花费2100万英镑,其中1780年为2260万英镑,当年收入却仅有1170万英镑。战后英国国债总额飙升至2.3亿英镑,“英国公众对政府能否通过和平时期的税收支付庞大的债务非常担忧”。


法国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,英国失去了繁荣的北美东海岸,战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也让法国和其盟友尝到了胜利的甜头。但战争期间法国疯狂加码海军和支援美国,其军费高于法国前三次战争的总和,法国经济和财政又承受不起了,西班牙和荷兰的经济也陷入困境。更出乎意料的是,法国帮助美国人赢得了独立,但英国并没有增加一个对手,战后美国迅速与英国恢复贸易,其增长速度也是美国与欧洲国家中最快的。



原文:老辣如英国,为什么会把自己坑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