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收藏本站

没老婆,分!朱元璋大军的婚姻给配制

2016-12-23 09:18:01

朱明王朝建国以前的建康城(以下直接称之为南京),是一个大兵营,充斥着军官和士兵,以及为军队服务的各色人等。


行伍之中,性别比例倒置得厉害,满眼望去,尽是饥渴的粗豪汉子,而妇女非常之少,有一些,不是已为人妻,便是他人之妾。史书上常说,“群雄兹起,不过子女玉帛”,说的是,乱世之中,盗贼也好,官兵也好,所求者不外乎人口与钱财,尤其是女性,常沦为一种活的战利品,成为各路乱兵争相抢夺的对象。


元至正十五年(1355)初,有一支割据滁州的小军阀向南发展,占领了长江北岸的和州(今安徽和县),部队一进城,立刻鸡飞狗跳,全城到处都发生了强抢民女的事件。


这支队伍的主帅是濠州人郭子兴。他派来“总守”和州的大将,是其亲兵兼养女之婿的朱元璋——此时他的大号还叫朱重八。


(朱元璋异像——当然不是真的)


其实和州城不是朱元璋攻下的,但桃子落地时,被他捡了个便宜,“总守”一职相当于城防司令。当时郭子兴部只有两个城的地盘,除了大本营滁州,就是新据的和州了,由这项委任可见,朱元璋很得郭子兴的知遇与重用。


话说郭部士兵都是单身汉,他们毫无军纪,一进城即大肆掳掠,逢门必入,见女必抢,小小的和州城仿佛鸡窝窜进了黄鼠狼,喧乱如鼎沸。


朱元璋见不是个法儿,只得下令禁止,但他根本没有办法禁绝这种现象,毕竟满城军士多不是他的部下,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,或不予理会;况且当兵吃粮,有这个需求,他总得讲点“人道主义”,顺便争取一些军心啊!可是得了军心,又将失去民心,这可怎么办?


一番思索后,朱元璋挂出一道榜,说,兄弟们哪,你们从滁州来,都是只身,并无妻小,如今占了一块新地盘,想顺便娶个老婆,你们的心情,本帅能够理解和体谅。但行事必须有章法。你们所掳的妇人、女子,可以留下,但有一点,凡是有老公的、已经嫁人的,坚决不能擅留!


朱元璋下令军士将所掳的有夫之妇都送出来,并让阖城妇女、男子次日都到军门前来认亲。


第二天一大早,军门前聚集了大批的男女老幼,哭爹喊娘,寻妻觅女。


朱元璋传令说:“果真是夫妇的,即便相认领回。不是夫妇的,不许妄认。”然后打开大门,放妇女入内寻亲,而男子则分列门外两侧等候。随后那些被掳的妇人们,一个个从军门里走出来,各自归家。


就这样,被郭军强抢的有妇之夫,多半都被放回了家(自然也有许多霸占不放的,郭军中派别很多,多数袍泽都瞧不起朱元璋,根本不把他的命令当回事)。


这是朱元璋在掌军之初,整饬军纪,实行的一种善政,得到百姓的感戴,也成为史家大笔发挥,夸赞太祖仁德的重要证据。


从这件事可以看出,朱元璋的确比当时的一般“群雄”要高明。


在烽烟四起、戎马倥偬的年代,小兵们只有靠强抢,甚至是强奸,以获得生理的满足,而中高级军官,总能优先获得属于自己的伴侣。


在占领和州的当年夏天,朱元璋率部渡江,开始往长江以南发展,并很快占据元朝的江南重镇集庆路(南京)。朱元璋从此脱颖而出,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军阀。


这个挂着朱字招牌的割据政权,对妇女实行“给配”制,简单说,就是军官的老婆,统一由组织上分配。


永乐时,刘辰写了本书,名叫《国初事迹》,其中讲了这样一件事,说朱军大将谢再兴在浙江诸暨节制军马,这位谢将军与朱元璋还是亲家,他的长女嫁给了朱元璋的侄子、时任大都督府大都督的朱文正。


看官都知道,朱元璋对亲家翁与亲家母素无情谊,他后来大杀皇亲的做派,很早就显露出来了。好比这位最早的亲家老谢,在诸暨防守,做得好好的,他忽然另差了个叫李梦庚的参军过去,将他替回来听调,也不说出适当的理由。


谢再兴心怀不满,回到南京,竟然发现,自己的次女已由朱元璋做主,嫁给了右丞徐达(实际上是给配给了没老婆的徐副司令员),而他做父亲的却毫不知情!


谢再兴窝了一肚皮气,在京呆了一段时间,仍被打发回诸暨镇守,不过这回他不再担任主将,而须听从参军李梦庚的节制,由大将降为了偏裨。


谢再兴先被夺了女,接着又被夺了权,他再也受不了,愤怒地道:“嫁我女儿,不教我知,有如给配,如今又着我听人节制,真是岂有此理!”他一怒之下,便捆了李梦庚,率领全城兵马到绍兴投降了张士诚。军中高级将领,只有总管吴德明一人,弃了妻子,只身逃回。


这位吴总管大概是杀妻求将的吴起的后人吧,他割舍亲情倒也痛快!


为了表彰吴德明的忠义,朱元璋决定将小于元帅之妻赐给他,作为必要的补偿。对吴德明来说,这叫失之东隅,得之桑榆,反正老婆如衣服,脱了旧的,换件新的,何乐不为?


小于元帅不知是哪一位,想来,他要么是一位被朱军杀死的敌将,要么是朱军中犯罪遭到籍没的将领。总之他老婆可怜了,命运无法自主,竟然沦为朱元璋奖励“忠义”的奖品,这就是“给配”。


徐达的那个老婆谢氏,也是给配而来,或换言之,也是由组织上分配的。


我们把这层关系掰扯一下:谢再兴是朱文正和徐达的老丈人,因此与朱元璋沾亲。徐达是谢再兴的女婿,他与谢氏所生之女徐氏,嫁给燕王朱棣,徐达也与朱元璋结了亲。而燕王妃徐氏后来成为永乐朝的徐皇后,则谢再兴、徐达分别作为皇后的外祖父与父亲,又成为永乐朝的外戚。


明初的勋戚关系,就是这么盘根错节,所以一旦朱元璋翻脸不认人,杀起性来,往往拔起萝卜带出泥,许多世家大族遭连根拔起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
谢再兴与朱家两代人关系密切,可算是至亲,不料他却成了这个王朝的头号叛徒——岂非讽刺?


有一种野史材料说,徐达的这位谢夫人,膂力过人,常持重百斤的铁质兵器,随夫在军作战,应是一位明代的梁红玉。建国以后,谢氏常入内廷朝见马皇后,大脚皇后的风光,令她心中不平,经常说“我家不如你家”之类的话。马皇后听了,留意在心,就对老公说:“谢氏枕边之言,徐达能不动心吗?”这位著名的贤后马氏果然是女中豪杰,真会进毒,她自己枕边吹害人之风,却拿谢氏枕边之风做题,真是东风恶战西风。


(这两口儿,倒真有爱!性格不相得,如何爱得笃久?)


朱元璋听了,觉其有理,便在宫中开宴,请徐达来吃酒,而命勇士直入徐府,将谢夫人杀于寝室之中。


据说这已是朱元璋第二次杀功臣之妻了。我之所以加“据说”二字,是因为野史的记载无法证实,也无法证伪,姑存备考。至于朱元璋如何杀功臣之妻,杀了哪几位,咱择日再讲。


本文摘自本文摘自胡丹著《大明后宫有战事》(太白文艺出版社,2015年)第一卷《未尝妄将一妇子》


《大明后宫有战事》台湾繁体字版由远流出版公司2015年出版


原文:没老婆,分!朱元璋大军的婚姻给配制